【金融界2025年4月3日消息】在汽车制造和检验测试领域,实时测量技术的提升无疑是推动行业进步的重要动力。近日,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汽院”)成功获得一项名为“一种测量白车身框架结构实时形变的机构”的国家专利(授权公告号CN222704067U),这一创新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传统测量方式中的诸多难题。
根据专利摘要,该新型测量机构最重要的包含夹持单元和位移测量单元,其中夹持单元由上框架和下框架的连接块及若干夹持螺栓组成。这一设计的独特之处在于位移测量单元采用的上伸缩杆管件与下伸缩杆管件的滑动连接设计,确保了在测量白车身框架结构时可以实时抓取形变数据,实际做到了无缝对接传统夹具和传感器的应用。
长期以来,白车身框架的实时形变测量一直是困扰汽车工程师和质量监控人员的难题,传统的仪器往往因结构不合理而没办法提供精确的数据反馈。而中汽院的新专利恰好考量到了这一痛点,灵活的夹持系统搭配高效的测量传感器,使得实时监测不再是梦想,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汽车制造的精细化管理。
自2001年成立以来,中汽院在技术创新方面不断探索,现已申请专利信息达1730条,展现了其在行业内的强大研发实力与市场敏锐度。通过此次专利的取得,中汽院不仅在技术层面上迈出了一大步,更预示着我国汽车行业向高科技、高精度的发展新阶段迈进。
随着慢慢的变多企业关注白车身的质量与结构安全,中汽院的这一创新无疑将为企业在制作的完整过程中提供更可靠的数据支持,并在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中为其客户提供强有力的竞争优势。这一专利也代表着将在未来的汽车生产和检测环节中,推动更多智能设备的应用,使整个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更进一步。
再者,随着花了钱的人汽车质量发展要求的日益提高,这一实时形变测量技术的应用,将不仅推动汽车产业的研发创新,也将提升消费者的用车体验。未来,汽车产业的技术竞争将不仅仅是动力与安全,更是对制造智慧与科学技术的全面挑战。中汽院的这一突破,正是引领行业新风向的开端。
总之,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带来的这项技术革命或将改写白车身检测的历史,在实时测量技术的支持下,令整个汽车行业在质量控制和智能化方面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知道更多汽车工程的最新动态,敬请关注我们的后续报道。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